祈祷当事人和我的IRL同学永远不要发现这篇文章(虽然他们100%不会上github)

事情是这样的——

网上冲浪时听说,我的高中兼大学同学在Red上随手发了一篇本科毕业一周年纪念帖,然后喜提炎上和众多骂声。我就好奇地去看了看写了什么,内容里涉及到的争议性观点有:

  • 本科时觉得英语是天坑专业,想过转码转商,但一年后对本科人文教育心怀感恩
  • 反对文科无用论(这层意思是我擅自推敲出来的)

而评论区的声音大多认为:博主在“何不食肉糜”,文科==失业。


说实话,我看到公众观点时相当震惊,因为我没想到「感恩复旦本科英文系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不能被公开诉说的想法。一直以来,虽说我自己还在尝试与这个和当下毫不相干的专业和解,但至少我会尊重甚至佩服曾在那里探索价值的同学,一些怀着没有被社会化的理想主义、能真诚地说出「I don’t regret it」的人们。而反观帖子下大多数发言,它们仿佛在告诉我,如今的简中互联网不再允许你们赞美人文、歌颂「自由而无用」,因为这里的政治正确是功利主义导向的大学教育。想不到我(们)和主流社会之间的裂痕已经如此之深。

我自认为对大学之“用”一向持辩证态度,或者说我觉得它就是一体两面的。一方面,我还记着曾经精读课上读到的"Some Ideas of A University"里写的,也是我倾向于认为大学对我的意义:

… it aims at raising the intellectual tone of society, at cultivating the public mind, at purifying the national taste, at supplying true principles to popular enthusiasm and fixed aims to popular aspiration, at giving enlargement and sobriety to the ideas of the age, at facilitating the exercise of political power, and refining the intercourse of private life.

另一方面我也理解支持作为工具的大学教育,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前者这样的兴趣或是抱负,把前者强加到所有人的意愿上是一种背叛性质的傲慢。这点在随想的blog post里也提到过。可能只是我的体感,我觉得曾经的社会态度是容忍这部分的言论自由的,至少工具教育没有广受推崇,精神追求也不会遭人围攻。

但近年来我观察到的趋势是,公众态度开始完全偏向功利教育的这一侧,甚至形成了"A Cult of STEM"。大学彻底沦为了一种投资,一个能被市场量化价值的社会符号,以至于任何无法带来世俗价值的选择都会被贬为对「普通人」人生不负责任的精英主义异教。这一篇Red帖子下清一色的骂声就是最好证据。

至于原因,我想没有人会比正处于水深火热的年轻人更能深切/切身地明白问题的症结。这里,我选择提一则友校上交的趣闻,作为对理工科至上主义问题根源的一种解答。最近毕业季,据说上交赠予毕业生的礼物是一个校名瓷碗。为什么要送个碗?校方没有多说什么,而是把解释权交给了大众,收到了很多好笑的解读。其中最热门的一条是,有人翻出了几十年前某届毕业礼物照片,那时给毕业生发的是一个铁饭碗1。恐怕就是这只瓷饭碗,见证了经济浮沉带来的教育意义的变迁。

说到这里…不论应试与否,我受过的所有写作训练都推崇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或是文章末尾从一个较低的层次升华到较高的,比如从家到国,从个人到社会。但每次写这种反思社会议题的随笔时,我都没法遵守这个传统,不如说我反倒有了更多的问题,反而意识到这不是只看了寥寥数本经济学课本、几篇哲理散文的人就能去指点江山的问题,于是我只能从社会感慨凝华到个人埋怨,关掉网页,默默给同学发了消息——「谁来救救人文」。


  1. 以防有人在读英文翻译,中文里饭碗 is a metaphor for a job,铁饭碗==secure job,而瓷的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