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记录一些突然想通的生活小寄巧或者对什么事情的碎片想法

思考

  1. 功利视角下,学校的本质是资源平台而不是学习场所。学生身份会给人超出想象的权限,合理(或者不合常理)利用权限在时限内完成资源的累积或许是作为学生最重要的事。其中的学习资源是最直观但最不值得一提的。对于一些人来说这是自然行动的一部分,但是这种事情对像我一样的人其实需要先验地提醒。
  2. 如果在同一个位置发现很多棘手问题,它们可能是一个系统性问题造成的。系统性问题无法解决,只能选一个舒服的姿势顺应或者换一个系统。
  3. 观察和经验告诉我人的心智和能力不一定和“资历”/地位正相关,所以不应该用社会属性建构人。
  4. 拖延圣经:现在不想做的事情,明天这时候真的也不会想做;计划可以落在未来但是期待不能。
  5. 我认同对大学设立目的的一切理想化描写,但是反对一些「强迫人将此视为上大学的目的」的精英主义观点。首先,大学的目的和人对它的实际接受是两件事,就像猪生命的原本目的不是给人类吃(提醒:觉得为什么不是的人是犯原罪咯),所以大学应当怎样不能在逻辑上推出人应该对大学怎样。其次,从现实角度上看也不成立。有些人还是没有跨出过精英圈层,整天说些何不食肉糜的鬼话。不是每个人的起跑线都在马斯洛顶层。不用迫于现实的、物质的原因把大学看作工具,本来就是一种特权。
  6. 人是在寻找最优解,机器也是在寻找最优解,所以人有时候可以参考机器学习方法精妙地抽象出的策略。这大概就是为啥偶尔看到有人说人生是强化学习或者梯度下降etc。-追记:跟几个朋友聊过以后发现不是所有人都这个思路,我格局小了
  7. 观身边一些人去心理咨询的经历分享有感:我非常抗拒无条件的支持,觉得这是不负责的表现,是非常浅薄的关心。考虑到“移情”关系的存在,心理咨询在我这里基本等同于花钱买工业糖精。
  8. 健康第一。
  9. 有时候会觉得所有事物的底层是一套共通的抽象原则,这些原则通过不同方式具象表达出来(自然现象、定理算法、个体发展)。有点像“理念”的本体论,但是不一样的是比起独立的一个个概念,我想象中的本体更像是一系列规则/逻辑/模型。-追记:有点像斯宾诺莎的平行论。
  10. 时间有限。好像大家都知道人生有大限,一件事有期限,但是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拼命生活的过程中都会忘记一天(时间标尺的中间)的时间也本应是有限的。具体体现为反正晚上可以熬夜透支时间,白天就摸摸鱼这样的做法。我在想,重新给自己的一天也设限能不能让我更珍惜时间。
  11. 这代人又会是一代GenX吧 -追记:不许装
  12. 时间果然是终极计量单位,发现大部分能力差异都可以换算成时间。
  13. 每个选择的背后是权衡多种价值后对其中一种的肯定,所以似乎只要没有客观条件的限制,哪怕走了再多岔路,人生最终会像均值回归一样通向心之所向,或许应该叫它“价值回归”?

随笔

2023/04 关于Yorushika的“变化”

看到b上对yorushika风格变化的乐评,有一些共鸣。我觉得这不是单方面的渐行渐远(“君がまた遠くを行くんだ”),不是湖上行舟望远山走近又淡出的感觉。n-buna只是“先に大人になった”。总有一天大家都会走到那里,所以失去摇滚的伤感是暂时的,只存在于他和我(们)的时间差中。(过了几个月的补充:现在我确实能接受并且还挺喜欢新的减法风格,可能是不再那么愤世嫉俗了,能和关注的艺术家同频成长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2023/07 关于读书的意义

以前会纠结为什么读了很多书但什么都想不起来。不光是内容和金句,有时书名作者都会忘,一般只能记个大概的阅读感受。比如我特别喜欢密尔的《论自由》,但如果问我它的主要思想,我只能七七八八说点no harm principle、individualism。即使中文英文都读了几遍,即使是和21/22年某时期十分相衬的应景读物,还是只保留了一部分印象。于是长久以来,我一直以为读闲书对我个人而言影响不大。

但是最近偶尔反思自己的想法时,觉得这种影响比我想象地更潜移默化。经济学的理论书我在课上只看过一本,但不妨碍我不自觉代入它的视角去入世地考虑边际效益、相对优势、还有今天蔬菜的价格为什么又涨了;我可能记不清精神分析书里说的方法论,但每次做梦、发现口误笔误,我都会去随意分析梦里的隐喻、每个外显的失误中无意识,这样也总能有些有趣发现;我不可能记清每个哲学家的思想体系,我观察世界和行人的视角也更偏向胡乱缝合,但这些已经足够帮我完善关乎个人的定义,比如目的(end)、意义、自由、主体的坐标系、整点薯条;不需要重大新闻提醒,我几乎每天都会想到死亡,只因为有一本随笔集里谈到生活态度,说值得的人生的标准是「即使下一秒突然死了也不会有任何遗憾」(大意)(,说到这个,哪天要是重大新闻降临在自己身上,我也不会感到惋惜,因为我确实践行着这个原则)。

这些例子写出来会显得非常刻意,但实际的体验更接近:发现某些突然浮现的想法来自过去不经意看到的一段话、读过的名字都忘了的一本书。或许它就和吃饭一样,吃和完全不吃之间会有质的差异,一定范围内的吃多少、吃什么,却很难和生命或是生活找到显性的相关,但非显性不等于不存在。有句话叫「I am what I eat」,其实相似地,也可以认为「I am what I read」。

2023/09 生活近况汇报

今天是难得在睡前两小时就完成了所有todo的一天,终于可以简单整理下最近的情况。

在这之前,先说说对这篇随想杂谈做出的结构改动——分出了思考和随笔两个板块。原本是打算像帕斯卡一样,真正按照想到的顺序记录思想结晶的。但是持续了一段时间以后,发现了一个问题:思想结晶频率太低,或者说大部分想法其实到不了值得作为规律准则记录下来的门槛,这就导致它阻塞了很多日常有趣但不深邃的想法的诞生(比起结晶,功能上听着更像结石呢),让我遗失了很多在散步洗澡或者写作业摸鱼时的顿悟。

关于两者的功能,「思考」部分普遍长度比较短,理想中它应该有本体论的性质,会收集一些宏观抽象的总结,或者关于自己内核的思考。「随笔」部分比较随意,长则小作文,短则一句话。它应该会收集所有值得记录,但是达不到「思考」深度的想法或者关于我个人的分享,也就是类似L2 cache的东西。虽然我估计,以后肯定是99%都属于后者。另外还有另一个本地private文件,里面记录了长期的规划和短期方向性的确认。这些组成了脑子的全部业余产出。

接着就是近期重要事件汇报。

九月初乘飞机开启了美国留学的新生活。虽然说是新生活,身心上我其实并没有感到有巨大的变化。比如生活习惯上,在中国时我每天七八成时间在电脑前做事,在这里也是;在饮食上,说来奇异,我好像特别适应美国的饮食,可能是因为在国内时我就偏好吃面包奶酪水果鸡蛋咖啡等经典白人饭(一天这样吃三顿的那种),也可能是待得还不够久,还可能是确实没什么时间做正经饭;娱乐上,我喜欢把所有大脑空闲时间灌满Jpop和新番,这点也没理由因为换了个地方生活就改变。

留学生活的另一面即是找实习,甚至有可能这才是最近的主业,因为很难有人能一辈子只待在象牙塔里。虽然早就听说北美实习难找,但来了以后发现现实只有更加残酷。几个月前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一年收集100封拒信,但或许我还是高看自己(i.e. 一个没有身份的f1陆本文科背景的转专业学生)了。乐观点说,在国内找实习时,带着大家喜欢的“Top4本科”、”岗位对口大厂实习“的buff,也被拒到怀疑人生,目前debuff都叠这么高了,情况还是在预期之内的。啊,好像也不是特别乐观,不过算了。

对了,不适应的地方还是有一点的,就是networking的文化。我理解它的意义和重要性,但是很难践行它。尤其是单独面对和我从相同环境走出来的人的时候,我很难找到合适的表述,把我自己代入或是邀请对方进入一个对我们来说都是异己的语境里,哪怕我自己已经不在乎了,在对话说我还是能明显感知到a potential sense of peaceful rejection。但同样乐观点说,这方面我的心态向来是,任何软硬技能都是能学习的,即便我生来不会,也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掌握。大部分只是训练时间的问题;以及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某些亲戚总唱衰我的选择,说我一定会后悔这个错误的决定。但事实上我不会后悔任何一个真正意义上是自己做出的选择。这是真心话,不是那种英雄主义的电影主角临死逞强式的自我感动发言。一方面因为我发现选择的正确性是一个伪命题,真正的命题叫做预期管理,可以边走边学;另一方面也因为,我对公式型的人生规划祛魅了,走hua边的人生更有可能带来我想看到的惊喜(或者惊吓)。

最后是我挺长一段时间以来的心态。极度悲观且现实地看待客体的同时,主体永远坚持growth mindset和长期主义。

2023/09 notitle

最近几个反复浮现的想法:

1

观察到非常优秀的人里大致存在两类(我也不喜欢二分法,请姑且认为这是一个spectrum,而我讨论的只是两端吧),一类人思而后行,另一类行而后思。同样给定一个目标,前者的行为模式经常是大比重的路径规划+稳定可预测的行动实现,就像解一道多变量的方程;后者则敢于进行反教科书的大胆尝试,依赖于风险和机会。有趣的是在我近些年身边的和听说的案例里,这两者的至少在中位水平附近是没有优劣之分的,不论采取哪一种手段都能达到很高的目标完成度。

我是病情严重的思而后行爱好者。其实之前反思到这种差异以后,我和几个有过人之处、但和我恰好行为模式相反的朋友也聊了下底层到底是怎么想的,思维上学到了很多,但觉得实践上很难转换过去(可能也是路径依赖问题)…“别想太多“实在不容易。

最近因为各种原因又把它提上了日程,用暴露疗法治治应该就习惯了。

2

效率最大化的方法是:do what matters most every morning。人应该是有那种捡简单事情做的惰性的,但简单的事大多不是“主线”,日积月累把大量注意力和时间给最不重要的支线只是在自我感动。

比较典型的反面案例是每天早上拖延高脑力消耗的todo,虽然日间完成了一堆琐碎小事,最后到了晚上却没有时间也没有力气再做重要的事,然后开始明日复明日的循环。

应该从最重要的事开始做(复读)。

2023/10

最近想到的几个点:

  • 回想了一下所有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的人,好像都是把对自己的人生很重要的一部分东西倾注到一个事业里的(其实有点赌的意思,极致的Fi,把一件事做到100而不是每件事80)。虽然可能大部分人对名垂青史这件事毫无兴趣,但这点对于喜欢询问意义的人来说应该能带来启发。
  • 速写时突然悟了,绘画其实是一种语言,每个体块、每种褶皱、头发片、五官就像是词汇。和学习语言一样,打基础时该做的不是不断仿写别人的句子,而是背单词、看语法(单词的组合)。应该做atomic practice而不是整体的练习,之前怎么就没有想通呢。

2024/03

最近的几则:

  • 【关于运气和努力】

反思最近自己起起落落的日子和看到聊到的他人经历,觉得以前把所有成果归功于勤奋和努力的自己有种既得利益者说出何不食肉糜般的狭隘和傲慢。因为看到了太多比我努力却又比我失意的人,所以明白了即使已经完成了再多「可努力事项」,最终得到的成果的大部分还是最好归因为运气。

  • 【关于意义】

看到的乔布斯的一句话:Remembering that you are going to die is the best way I know to avoid the trap of thinking you have something to lose. 虽然只是偶然看到的,但是一直萦绕心头… 现在一旦心里出现“I have to…”的想法,脑内就会自动触发拷问:Is it true that I cannot afford to lose it?

  • 【关于完美主义】

一个心态和行为上的WIP改变是正在学习犯错。在应试体制里做惯了好学生,会导致潜意识里用对待考试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所有事,长期焦虑累积,对精神实在不好。

于是最近看了些讲精神分析和神经症的书以后,彻底剖析了这种习得型焦虑,意识到它的来源可能是把个人畏惧失败的竞争心态和一定程度的社达心态投射到他人身上。而消解它的唯一方式是主动意识到the triviality of failures以及自己和他人心态上的区别;从实践上谈,解决方法可能只有通过亲身经历来建立「犯错/失败」 -> 「仍然安全」这个反射。

Update Log

2023-02-08: 开始记录

2023-09-16: 分出了「思考」和「随笔」两块,理由见上。